朱宝宽,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原解放军八五医院副院长,国际癌病康复协会常务理事,加拿大蒙特利尔太医中医学院特聘教授,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特聘健康管理专家顾问,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量子科技与应用研究院首席专家,上海交通大学量子应用研究所特聘量子中医学教授。
主编和参编了《内科辨病专方治疗学》、《食膳防癌指导》、《中医为您减肥》、《防肥减肥实用知识》、《哈士膜食疗方选》、《美容保健与减肥》等论著十余本。发表论文100余篇。多次获上海市中医科技成果奖。
他每两周至舟山广安医院义诊,义诊期间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一对一专家诊疗服务。
针药融合创新
治疗脑梗后遗症
孟大伯今年54岁,几年前因多发性脑梗在上海某大医院医治了9个月。病虽然好了,但脑梗后遗症并伴有右侧肢体不力、言语不清、走路不稳等症状,一直影响着他的正常生活,治疗、康复前前后后花费了20余万,效果依然不明显。
心理上、经济上双重的压力,让孟大伯想要放弃继续治疗。后来经过朋友介绍,听说舟山广安医院有位从上海来的朱宝宽教授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,便慕名前来就诊。经过仔细检查、询问后,朱宝宽教授采用红外热像诊断、针灸治疗,经过几个疗程,孟大伯就能轻松走路,精神也好了不少,现在还重返工作岗位。
“本来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能正常走路了,没想现在都能正常上班了,真的是太感谢朱教授了,幸好自己能够遇上了像朱教授这样一位技术好、态度好的医生。”孟大伯感激地说道。
朱教授告诉记者,军事上早已运用红外线传感技术,从导弹制导到卫星遥感,从夜视仪到坦克炮热成像仪等。红外线传感技术应用到临床诊疗上,同样可为中医诊疗提供助益。热成像诊断仪具有无辐射、耗电少、操作简便、经济实用等特性。
为了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,朱宝宽教授第一批参加了当年的专业培训,很快掌握了该系统并加以临床应用。
用心治“心”
潜心中医临床治疗
“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,主要是因为脑部的血液循环障碍,导致周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的。脑梗塞不仅仅存在巨大的风险,而且还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,这些并发症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,有些患者甚至需要家属长期照顾。”
朱宝宽介绍道,头晕头痛是脑梗塞的主要症状之一,通常是头晕头痛的症状突然加重,有时候这种疼痛会比较剧烈,并且持续出现。此外,脑梗塞患者还会有运动神经障碍、语言功能障碍、感知功能异常、脑动脉闭塞性综合症等常见的后遗症。
“脑梗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,大多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当中,但随着不良习惯的增多,这种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,并且开始向年轻白领和从事脑力劳动的高科技人群蔓延。”
朱宝宽从事脑血管疾病研究20多年,他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,潜心钻研,勇于创新,与上海交通大学、上海中医药大学、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学院等单位合作研究一种能量新针,能瞬间使脑组织血流增加,经多家医院临床应用总有效率90%以上,且无任何副作用。
在2020年,朱宝宽在广安医院曾接诊过一位右脑中风的病人,治疗前,这位病人有着失语、吞咽困难、左侧上肢下肢不能移动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经过会诊并使用能量新针治疗,两周后,这位病人就可以移动上下肢,能发出语言,一个月后可以坐起,肢体恢复更有力。
“中医的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尤其是在内容上的创新。所以,我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医的诊疗工具,把高科技融入到诊疗工具中,进行创新。采用特色能量新针疗,同时内服中药经方益气补脑,治疗脑缺血、脑萎缩,脑梗塞。”
名医名家下沉
推进“大专科小综合”
“舟山的患者都很热情,广安医院虽然是家专科医院,但是他们也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,来舟山坐诊我也感到很愉快,也希望自己能够帮助更多的舟山患者摆脱病痛。”朱宝宽说道。
朱宝宽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与研究五十余年,不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颇有建树,还擅长应用特色针灸疗法治疗风湿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椎炎、劳损、软组织退行性改变引起疼痛,以及经络、经膜病变、老年性骨关节退行性改变、腰椎间盘突、各种创伤引起的慢性疼痛。采用内服中药治本,特色针灸治标的创新疗法使各种慢性疼痛快速有效消除。
“为了推动医院各个学科的快速发展,并走出一条‘大专科小综合’的特色道路,近年来,我们医院不断地引入一线城市的医疗专家资源,为市民的健康增添了更多权威保障。”广安医院副院长周正告诉记者,为了对接优质资源“双下沉”,医院邀请到上海六院蒋垚、上海长海医院白玉树、上海光华医院沈杰、宁波六院狄正林、宁波九院何袆、上海华东医院郑拥军、上海中医药大学朱宝宽、上海曙光医院庄燕鸿、曲丽芳等名医专家来院定期义诊,让舟山市民不出家门也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,同时通过和名医零距离接触,也大大提升了医院年轻医生的业务水平,推动医院医疗技术的进一步提升。
上一篇
下一篇